如何认定为工伤死亡
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为工作原因受伤,可以认定工伤。
谢邀!
工伤死亡赔偿流程到底是怎样的呢?需要提供一些什么材料呢?
一、工伤死亡赔偿流程
1、每月5-25日,由参保单位持《XX市社保参保人员减少表》、死亡证明复印件加盖公章到社保收缴部门办理死亡减员。收缴部经办人员审核无误后,办理业务。在报表上加盖名章确认,一份报表返还企业,一份报表及申报材料装订留存归档。
2、每月5-25日参保单位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工伤职工死亡前12个月的工伤保险缴费基数证明、死亡证明(复印件加盖公章)、《工伤职工登记表》到支付部门申请工亡职工待遇。有供养亲属的工亡职工同事还需提供被供养人的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在校学生的学校证明、及街道办、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被供养人经济状况证明,有下列情形质疑的,还应分别提交相应材料:A、被供养人属于孤寡老人、孤儿的。提交街道办、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证明;B、被供养人属于养父母、养子女的,提交公证书;C、被供养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提交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D、一至四级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后死亡的,需提供死亡证明。一次性领取待遇的外埠农村户籍工伤职工供养亲属,同时提供本人申请,签订《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协议书》。
3、经办人审核无误后办理工伤登记及待遇核准,打印《因工死亡职工工伤待遇核准表》,企业在报表上签字确认,经部门主管确认、中心主任审批后,返回企业两份,将复核后报表同申报材料一起装订留存归档。
4、每月1日前支付部核对后进行业务结账,打印《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月报汇总表》,由经办人签字确认、部门主管确认后,经中心主任审批后转财务部,同时将报表归档。出纳核对报表信息及系统信息无误后,盖章确认。经财务主管审核盖章后,进行基金支付。
二、具体材料清单
1、《工伤认定书》/《确认意见书》;
2、工伤医疗费用凭证:
(1)医疗费用原始票据(含费用清单)、门急诊病历(门、急诊)
(2)医疗费用原始票据(含费用清单)、出院小结(住院);
(3)医保经办机构出具的审核凭证(医疗费用以现金结算);
3、待遇享受人有效身份证;
4、因工死亡人员有明确关系的户口簿或者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或者公证处出具的公证文书;
5、待遇享受人在本市开立的本人实名制银行结算账户卡或存折。
6、委托他人:委托书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用人单位申领无需提供);
7、因第三人的侵权行为被认定为工伤:《交通事故赔偿调解书》、《人民法院调解书》或其他有效证明材料;
8、用人单位已垫付部分工伤保险待遇:因工死亡人员近亲属签收的已垫付的相关凭证。
9、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协保人员:有效劳动合同/劳务协议/用工登记名册以及因工死亡人员工亡前12个月的工资性收入凭证;
10、供养亲属申领抚恤金待遇的另须提供下列材料:
(1)生活来源证明(无任何收入,依靠因公死亡人员生活);
(2)就读学校证明(供养亲属年满18岁,在全日制院校就读);
(3)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或外省市级以上劳动能力出具的相关证明(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4)医疗机构出具的病情诊断证明(供养亲属因患严重传染性疾病需住院短期无法就业);
三、工伤死亡赔偿计算标准
可以申请工亡,要求支付丧葬费、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
丧葬费标准为6个月的单位所在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2、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为:配偶,每月按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的40%;其他亲属,每月按工亡职工本人月工资的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如果要认定工伤,必须清楚构成工伤认定的三个要素;即.
一、工作时间。
二、工作场所。
三、工作原因。
仅就所提之问而无描述看存在着几点疑问:
一、为什么在家加班?直接原因是什么?一般而言(除出差、户外、抢修检等)上班有固定场所(工厂、公司),这是须明白清楚的。
二、在家加班又是谁安排的?既然是在家加班,那么就是工作,在工作中猝死,确实已成法律事实,而要真正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必须具有法律权威(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的认定,才能享受社保待遇。
现就工伤认定的具体过程作如下介绍;
首先,由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直系亲属、工位提出申请,提交相应材料。包括: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关系(合同与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等鉴定。工伤认定申请表应该包括事故发生的:
时间,
地点,
原因以及职工伤害伤亡程度等基本情况。
其次,劳动保障部门对I伤申请材料审查,在15日内对申请人的材料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会以书面形式告知所需补充材的完整。受理与受理都会有一个《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与《工伤认定申请不与受理决定书》受理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
最后,社会保障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是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近亲属私该职工所在单位。此外,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增加了工伤认定简易程序,即社会保险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力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该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需要注意的是,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在司法机关与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的时限中止。
个人观点意见,不代表悟空立场,仅供参考。
雁门风正:历经沧桑,有着二十多年的大城市生活、工作及人生经历,有着两家国企,近十家工厂公司员工、保安、公安保卫、仓管、厂管、经纪人等经验,对社会、情感、家庭、心理等尽力解答。
谢谢您的点赞、留言、评论与关注
感谢邀请!
根据法律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遭受人身伤害,只要符合一定条件就应当认定工伤,从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具体来说,应当符合以下条件,才能依法认定工伤:
- 属于正常上下班,即没有迟到早退;
- 在合理的上下班路线,即没有无故绕远路或者去玩;
- 在交通事故中,本人不负主要责任及以上。
如题所述,交警定了同等责任,满足上述第三个条件。因此,如果该起交通事故同时符合上述另外两个条件,那么就能依法认定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值得注意的是,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也不能免除侵权人的赔偿责任,死者家属同样可以要求事故他方在责任范围内承担侵权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