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成号 创业分享 公司法人是不是大股东

公司法人是不是大股东

公司法人是不是大股东

公司成立依据公司法,公司法没有规定老板(投资者)一定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就如老板不一定是懂事长或总经理。

另纠正一个概念:法人是一个组织,这里指公司,某某公司就是法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就是指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以上看法,欢迎指正。

公司股东不一定是企业的负责人。股东是公司股票的持有者,持有公司股票,股东具有一定的权利,比如表决权,分红权,监督权等等。

股东权利的大小,取决于持有股票份额的多少。一般持有比例在半数以上,基本就能控股了。

企业的负责人对外是法人代表,对内是董事长和总经理,对企业内部负责监督的是监事。懂事长一般都是企业的大股东。如果一个股份制企业,作为公司的创始人,老板,懂事长,如果不能实现控股的话,恐怕很难管理好这家公司,因为一些大的经营决策,必须挣得公司大股东、控股股东的同意。

单从股东本身的角色来讲,他只是持有一定公司股票份额的自然人、机构或法人。在持有股票的同时,既有相应的权利,也有一定的义务。

欢迎关注【交易与感悟】头条号,这里会持续给大家更新好文,欢迎大家评论转发收藏点赞,谢谢!

基本上有5个区别。

一、 企业类型的区别

我国公司类型有两种: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人和法人股东区别在企业类型细分中有更多体现。

以有限责任公司举例:

如果有限公司股东全部为自然人(暂不考虑涉及外商的自然人情况),有限责任公司后加注自然人投资或控股;若股东中包含自然人和法人,则加注其他有限责任;纯法人股东的,可能后边加注法人控股;若以国有资本为主,则可能加注国有控股。

这是一人独资。

这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投资。

这是自然人和企业法人投资。

二、 企业性质

这个在统计等其他部门进行填表或报送数据的时候会出现企业的性质,一般的有国有、集体、联营、合资、外商独资、私营企业等诸多选择项。

三、 股东背景的区别

企业介绍的时候,一般会介绍股东背景。

受众者一般青睐国有、外资、大企业股东背景,当然自然人投资的,比如几个马老师投资的,可能垂青有加了,无论青睐还是垂青,无他,有钱而已。

另外,在公司资本运作公开上市的时候,某会会对股东进行穿透,一直穿透到底。穿透到最终的投资人,或者是自然人,或者是国资委。

四、 再投资的区别

如果有限责任公司仅一个自然人股东,公司法规定一个自然人只能成立一个一人有限公司。普通有限公司,股东可成立多个有限公司。

另外,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年报时需要进行审计,提供审计报告。而普通有限责任公司若无政府部门或行业要求,一般不用。

五、 企业分红的区别

自然人股东取得的投资企业的股息或分红,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被投资企业扣缴其20%的个人所得税。

法人股东取得的股息、分红等投资收益,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关于股东分红区别的其他内容,参考头条朋友《税收视点》的回答即可。

欢迎补充!

法人代表一般是董事长,负责日常的经营。你是大股东,时公司的主要所有者。 按照章程,日常经营活动由法人代表代表公司进行,但如果你认为其恶意活动损害公司利益,例如严重不负责等,你可以要求召开股东大会更换法定代表。 如果仅仅是公司股东之间的纠纷,可以对法人代表个人或董事会提起股东诉讼

首先法人与股东各持股50%的股权结构比例,在实务当中确实不算少见,但是这种股权比例带来的问题就是极容易股东之间发生僵局,公司内部组织机构运转机制失灵的情况。因为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特殊事项的必须经过三分之二表决权通过才可以,即便其他事项在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一般也都是过半数通过即可。而股权比例为1:1的结果就是涉及公司事项要么达成一致意见通过,要么就无法通过,处于僵局当中,这种股权比例并不健康,也不利于公司后期的发展。

其次法人与股东各持股50%的情况下,法人的权利是不是大于股东?我个人认为是大于的,因为首先公司的营业执照,公章等物品在章程没有特殊约定的情况下,一般推定应当由法人负责保管,而且法人作为公司对外代表的主体,可以代表公司签署相应的协议并有可能产生法律效力,所以从这一点处罚法人的权利大于股东。

最后公司的本质是各方资源进行整合以便达到1+1>2的效果,所以我相信每个股东合作之初都是为了扩大自己资源所对应的利润才进行合作,故而没有谁开设公司经营是为了达到股东之间互相牵制,尽管法人的权利大于股东,但是这种情况下并不代表法人就可以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我建议股权比例应当作调整,同时应当明确各股东之间的权利界限,规范股权结构比例以及公司内部组织的运行机制,才是公司生存之本。

首先法人不是人,是与自然人相对的一个概念,是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的实质,是一定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最常见的法人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因此,大家常听到“这个单位的法人是某某”的说法是错误的。

股东或控股股东,有时候为了避免承担管理责任,会选举其他人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又对企业实际控制,这被称为实际控制人。

实际控制人有时与法定代表人承担同等责任或单独承担责任,但是,有关方需要证明大股东是实际控制人并实际参与了企业管理。

你好,我拥有国家法律职业资格,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中国互联网协会青年专家,原来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发表一点观点供参考。欢迎关注交流。

总的来说,大股东的身份在公司决策中,话语权更大,法人代表的角色只是“代表”角色,并不天然具有决策角色。因此,笼统来说,大股东说了算。不过,从法律角度,还要明确界定和区分二者的权利与角色。

一、法定代表人的角色不是决策

法定代表人,更多是“代表”的意思,不是决策的角色。根据《公司法》第13条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根据相关法律,部分情形需要法定代表人签字,如股票、实物债券由法定代表人签名。

此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需要在公司章程和工商注册进行明确登记的,法定代表人天然可以代表公司,比如代表公司签署合同协议,当然了,一般合同都会约定,只有签字盖章后才生效,只有法定代表人签字也无效。

二、大股东的股票权决定话语权

首先必须明确,大股东不等于实际控制人,其权利还要看具体掌握多少投票权。如公司股权非常分散,即使最大的股东,可能也只有百分之几的股权,这个时候可能就不能控制公司,实际控制公司的,可能是以CEO为核心的管理层。

对于持股比例较高的大股东,一般也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如持股50%以上,对于像上市公司这样,公司股权非常分散的情形,可能持股20%左右即可控制公司,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对于能够控制公司的大股东来说,整个公司基本上就是他说了算,这主要体现在:大股东可以通过提名一半以上的董事,控制董事会,担任董事长,提名总经理等关键管理层,通过股东大会的投票权优势,可以对公司重大事项发表决定性意见。

综上所述,大股东在企业中的话语权是最大的,一般来说他说了算。同样,一般情况下,公司大股东、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等关键角色是统一的。

三、法定代表人承担额外法律责任

因为法人代表要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如公司失信成老赖的话,法定代表人要被限制高消费,这个时候,就可能会出现“背锅”的现象。

如上市公司康得新,因为失信严重,公司聘请了一个仅具有高中学历,已经退休的,原来在酱油厂做行政工作的冯文书担任公司总经理和法定代表人。事实上,即使同时担任了总经理的职务,打酱油的老冯除了替公司挡刀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权利。

欢迎关注交流!

法人指的是企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指企业负责的自然人。 法定代表人是股东推选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是企业执照上载明的有行为能力的人。

法定代表人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符合企业财产安全、股东直接负责,是企业的第一责任人。 而股东的情况是可以参与经营,也可以不参与经营。所以,法人和股东存在管理权不同,以及承担责任不同。

平常人们提到的法人,基本上就是法定代表人的简称,所以“法人”(法定代表人)享有经营管理的权力,股东只享有分红等权利。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签合同时,只有法人签字才有效。

法定代表人是承担责任的主体,对外以企业资产承担责任,独立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而股东则负有承担企业亏损、资金抵债等有限责任,如果以投资数额承担责任,那么股东付过出资的,就不再承担责任了……

关于临时股东大会的召集条件问题,世界上大致有三种立法体例,包括列举式、抽象式和结合式。我国采取的是列举式,按照《公司法》有关规定,在一定条件下两个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譬如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三分之二时;公司未弥补的亏损达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时;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董事会认为必要时;监事会提议召开时。还有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等等。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montagetot@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qizaocheng.com/202332087.html

作者: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