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成号 创业分享 赠与房产再出售新规定

赠与房产再出售新规定

赠与房产再出售新规定

出售赠与得来的房,需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此外还得缴纳契税等费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化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免征营业税手续的公告。

为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现将简化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免征营业税手续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个人以分割、赠与特定亲属、赠与抚养人或赡养人方式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11号)

第二条免征营业税规定的,在办理营业税免税手续时,无需提供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双方“赠与合同公证书”本公告自2015年7月1日起实施。

赠与房产符合如下情形,无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其他情形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为了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堵塞税收漏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有关规定,现就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通知如下:一、以下情形的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一)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二)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三)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三、除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情形以外,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他人的,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所得,按照“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四、对受赠人无偿受赠房屋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其应纳税所得额为房地产赠与合同上标明的赠与房屋价值减除赠与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赠与合同标明的房屋价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或房地产赠与合同未标明赠与房屋价值的,税务机关可依据受赠房屋的市场评估价格或采取其他合理方式确定受赠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五、受赠人转让受赠房屋的,以其转让受赠房屋的收入减除原捐赠人取得该房屋的实际购置成本以及赠与和转让过程中受赠人支付的相关税费后的余额,为受赠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

受赠人转让受赠房屋价格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可以依据该房屋的市场评估价格或其他合理方式确定的价格核定其转让收入。六、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执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二○○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赠予房产再出售新政策,如下: 2月19日,三部委联合发布新政,从2月22日起,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

按照国家新政规定,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其中,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是指已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购买的家庭第二套住房。另外,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赠与税率未变 房子“卖”给子女税更少 如果父母要赠与孩子一套180平方米的房子, 办理房屋赠与的税率没有变化,需要缴纳3%的契税,赠与双方还各需缴纳万分之五的印花税,总共加起来就是3.1%的税。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调减后,如果自己把房子“卖”给自己的孩子,只需要交2%的契税就可以了。房屋赠与子女税率 1、契税3% 2、赠与双方还各需缴纳万分之五的印花税 缴税共计3.1% 房屋“卖”给子女税率 1、契税2% 缴税共计2%

赠与或继承的房子,再出售时关于个税的处理方面有所不同。通过赠与的方式获得的房产,再出售房子时需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而通过继承方式获得房产,在一般情况下也是需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免征个人所得税。通过继承或赠予方式获得的房产,再出售时个人所得税处理的详细规定:

一、再出售继承的房产

继承的房产其实在过户时很简单,同时由于房产是继承来的,所以房子的原值就是原来购买房子的价格。再出售继承来的房产时就需要考虑房子的原值问题。

继承来的房产如果不满五年,然后又出售的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当然20%的个人所得税是所需资料齐全的情况下按照差额征收的。应纳税额是:(出售房产不含税所得 – 继承房产的原值 – 转让过程中的相关税费)*20%。如果不能提供证明房产原值的资料,也可以按照核定的方式进行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继承来的房产,在满五年后作为家庭的唯一房产,再出售时不仅可以免征增值税,同样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

二、再出售赠与的房产

通过赠与方式获得房产,由于在获得房产是受赠与人实际支出的费用很低,基本上就是白拿的。所以获得赠与房产再出售时,相应的需要交纳的个人所得税就要多一些。

个人出售赠与房产时,虽然满五年以上的可以免征增值税,但是个人所得税是不免的。不仅不能免还需要按照20%的税率进行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出售赠与房产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房产评估价-转让过程的相关税费-房产原值 )*20%。因为是按照核实差额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由于房产原值是0,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个税就是房屋评估价的20%

是的,如果是赠与直系亲属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如果赠与后再进行买卖,是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受赠人取得赠与人无偿赠与的不动产后、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再次转让该项不动产的,按20%的适用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赠与房产再出售新规定

2月19日,三部委联合发布新政,从2月22日起,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

按照国家新政规定,对个人购买家庭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

其中,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是指已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购买的家庭第二套住房。另外,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营业税。

赠与房产再出售新规定 赠与房产再出售需要怎么缴税

赠与房产再出售需要怎么缴税

出售赠与得来的房,需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依据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此外还得缴纳契税等费用。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50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化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免征营业税手续的公告,为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现将简化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免征营业税手续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个人以离婚财产分割、赠与特定亲属、赠与抚养人或赡养人方式无偿赠与不动产、土地使用权,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金融商品买卖等营业税若干免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111号)第二条免征营业税规定的,在办理营业税免税手续时,无需提供房产所有人“赠与公证书”、受赠人“接受赠与公证书”,或双方“赠与合同公证书”。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赠与房产再出售的新规定以及缴税的方法,按照国家规定,赠与房产要满五年以上才可以免去个人所得税,其他相应的税收和二手房基本一致,大家一定要留心这些细节。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赠与房产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果有其他疑问大家可以继续关注房天下。

对于房产的无偿赠送,《公告》指出:受赠人因无偿受赠房屋取得的受赠收入为“偶然所得”,缴纳20%税率。以一套总价300万元的房屋为例,无偿赠与和买卖两种方式,哪种缴纳的税费更少?如果是买卖,购买方主要缴纳的税费有契税、印花税等,因税费构成较为复杂,总体上应缴纳几万元。如果是赠与,受赠方需要缴纳20%税率,即6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

但是,包括继承以及赠与直系亲属等情况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尽管如此,有专家指出,受赠与一方也需要条件限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此权利。地产专家邓浩志指出,被赠与的一方同样受限购政策限制,如果在广州,该方名下已经有两套房产,他本人是不能接受赠与的。此外,获赠人虽然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同样要交契税。

值得注意的是,被赠与一方获得了房产,而且不需要缴纳所得税。但是如果该房产一旦发生交易,税费将更大。而且如果受赠人要转让这套房子的时候,不能同时满足证过五年、唯一住宅的,其他任何一种情况都要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按买卖差额征收20%税费的,但由于获赠者购房成本为零,而那就等于交易全额都是差额,等于要全额征收20%个人所得税了。”

1、出售赠与的房屋需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若是房屋为家庭唯一住房,并且住房时间超过五年可以免征个税。依据相关规定,除此之外还需要缴纳契税等费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montagetot@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qizaocheng.com/202332264.html

作者: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