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生二胎有哪些奖励政策
国家对生二胎是自愿;
现在没有听说国家对生二胎有奖励。
国家放开二胎以后,鼓励生二胎,在有的地方政府可能会有特殊的补助,但是国家暂时没有对二胎有补助政策。不管有没有工作,都没有!
各地奖励标准各不相同,以陕西省为例,2018年最新的生育二胎奖励政策是这样的,凡符合国家90天产假的女职工,可享有:
1,二胎生育营养补贴:300元;
2,二胎围产保健补贴:700元;
3,顺产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4000元;
4,剖宫产一次性补贴:最高不超过6000元。
5,妊娠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发生自然流产和人工终止妊娠,最高不超过1000元;
1、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补助,新的计划生育补助主要和以前调整了符合条件的家庭范围,各地方的政府和国家会共同分担计划生育的家庭补助
2、生育津贴是指国家对职业妇女因为生育而离开工资岗位期间所给的生活补助,生育医疗费是由就医所需要的费用由社保部门就行补助。
3、产假政策,生育二胎男性可以休5天的陪产假,女性可以休98天基本产假在加上30天,所有一共是128天的假期。
4、地方政策的奖励,各地方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助,需要了解当地的政策。
5、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正常产、满7个月以上流产;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25%。难产、多胞胎:上年度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50%。
6、一次性补贴,在一或二级医院分娩的,每人一次性增加300元补贴。
看一下口袋就知道该不该响应了呀[捂脸]
2020年我国对于夫妻生育二胎是有出台相关的奖励政策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规定和政策,例如,部分的农村地区会给予生育二胎的家庭相应的补助,从八十元到一千九百二十元不等;宜昌市会给予生育二胎的家庭住院分娩的基本费用以及小孩子的幼儿园费用等。由于我国生育率有所下降,因此国家出台奖励政策来鼓励生育二胎。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 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生二胎优惠政策,想必是很多想生二胎家庭都非常关切的问题。今天,宝爸育儿课堂就来给大家科普和展望一下。
一、展望未来(先让大家看看未来可能有的优惠政策)
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已有几年,但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目前国家已有计划对二胎生育进行鼓励,譬如给予二孩生育财政补贴(实打实的金钱补贴)、减免二孩家庭税收、提供二孩家庭额外医疗保险,在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上对二孩家庭有所倾斜等。除此之外,国家正在启动婴幼儿发展规划,希望健全社会婴幼儿托育服务,帮助很多家庭解决生了孩子却无人带的窘境。
怎么样,是不是很期待啊?
二、现行优惠政策
1、没有处罚
生二胎不用再交罚款了,也不会逼迫夫妻二人辞职或是降级什么的了。这对很多想要二胎的家庭来说,应该是非常大的利好吧。
2、准生证变生育登记
二胎政策放开后,国家对生育服务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生育子女前,到户籍所在地计生办申请办理生育登记,就可以合法生育,无需办理准生证。
3、产假
目前我国相关规定中,女职工可以享受的产假都是按照“国家法定产假+地方增加产假”的模式进行的。不管是一胎还是二胎,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正常,都能享受产假。
国家法定单胎顺产为98天,难产或是多胞胎相应增加15天。另外,还有晚育假、产前假等相关政策。 此前,很多女性产假一般为98天基本产假+35天独生子女假+15天晚育假=148天。二胎放开后,则是98天基本产假+30天计生奖励假=128天,相比少了20天,但对于此前并不享受独生子女假和晚育假的麻麻来说,新增了30天产假。
30天的计生奖励假对一胎、二胎都适用,对生产二胎的麻麻来说,二孩产假增加了30天!128天的产假可以休双份!
四、产假期间待遇
产假期间,不管一胎还是二胎,依法享受生育生活津贴和生育医疗费补贴。 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为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当月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 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如果本人工资标准高于社会保险 支付标准的,超过部分,仍由用人单位补足。
四、看护假
丈夫陪产假由原先的10天增加到15天。开不开心?
五、社保
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去办理社保卡,看病可报销。
夫妻双方两个孩子比较好,一男一女四口之家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