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后下个程序是什么
下一步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第一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法院立案后由电脑分配具体由那个法院审理,由法官助理安排开庭时间及送达相应法律文书,送达开庭传票,定出开庭时间,当事人接到法院传票后,按时出庭就可以了。
谢邀。
随着全国疫情危险等级降低,各行各业都在恢复正常工作秩序,法院也不例外,打官司的人自然会很多。但这不是因为疫情造成的,而是正常诉讼程序由于疫情期间管控的原因延缓受理而造成的,并不代表案件数量的增加。
众所周知,打官司难,难于上青天。费神、费力、费钱、费时间,但凡能解决的矛盾谁也不愿去告状,但有些事情不靠法律仲裁难以解决,既便是打赢了官司,有的还会遇到执行难的尴尬境地,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因此,疫情结束,会遇到民事诉讼法集中受理的情况,一方面法院要改进工作作风、工作方法,简化受理程序,加快审结时间,让群众尽量不等,少等,解群众之所难。一方面需要打官司的群众,做好心理谁备,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能不打的就不打,非要打的就请做好长期等待的心理准备。
收到法院的传票后,首先要看清传票的内容和时间。
首先,开庭传票。
看清传票出庭的时间。必需按时到达。最迟不能超过30分钟,否则,有“缺席”审理的后果。如果遇到“不可抗力”的情况,当时就应该向法官汇报或事后向法官汇报。最好能有证据证实是“不可抗力”。否则法官不会相信。
记得有一次,一当事人看错出庭时间,缺席一次于他而言很重要的庭审,导致一审败诉。开庭前法官仍与他电话连线,他手机却已没电。最后他只好上诉,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所以一定要看清出庭的时间。
其次,执行传票。
亦要看清传票时间,准时来到法院。积极配合执行。即使你的执行能力暂时有限,至少态度端正。这亦会有所影响法官执行的态度。百利而无一害矣!“伸手不打笑脸人”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谈话传票。
亦应该准时到达法院。诉讼中态度端正认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