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缓刑案底五年消除
第一个问题,判缓刑的案底是消不了的。一直存在。只不过缓刑属于较轻的刑事处罚,在性质上与普通刑事处罚是有区别的。
第二个问题,判缓刑的条件。
判缓刑,一般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犯罪情节较轻,拟受处罚不超过三年有期徒刑。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也就是说,所在地司法局同意。
(五)不是惯犯,累犯。
符合以上五个条件,可以判处缓刑。
例如,交通肇事罪一般情节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肇事者不是惯犯累犯,积极赔偿获得受害者刑事谅解,常驻地司法局同意,原则上就可以判处缓刑。
以上回答供参考。
‘’都被判了缓刑了,你说有没有案底?‘’答案是肯定的。
依我之见:被判缓刑就是确认犯罪被判刑罚的有条件不执行,但肯定就是有‘’案底‘’。
为什么这么说是‘’有案底‘’呢?
因为所谓‘’案底‘’,是指行为人之行为构成犯罪在公安、检察、法院等办案机关留下的记录和档案资料。
什么是缓刑?‘’缓刑‘’是经人民法院审判后确认被告人被指控犯罪的行为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被认定构成犯罪;鉴于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丶作用、法定刑、以及犯罪后所具有的依法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诸如自首、立功的法定情节和积极抢救伤员、全部赔偿损失、被害人或家属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等酌定从轻情节;经法庭审查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符合适用缓刑法定刑在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判处,判处缓刑(有条件的暂不执行)也不致危险社会的适用条件而在判处刑罚时宣告适用缓刑。
综上,判处缓刑是确定构成犯罪后,在判处刑罚时宣告有条件的暂不执行,‘’缓刑‘’就是有罪的‘’案底。
拘役十五天五年后不会自动消除案底,将永久保存。 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法科学生被判刑罚,虽不至于就终生悔恨,但以后的职业范围肯定会有所变窄。下面,我说一个真实案例,简单论述一下这个问题。
我上大学那会儿,我们学校即将毕业的学生会主席,即通过了司法考试,也获得了北京大学的保研资格,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功成名就后,他便开始考虑此前一直默念但不敢着手的恋爱事宜。于是,某天他约自己心仪的同班女同学去自己家里玩耍,也不知道为什么,该女同学竟欣然前往。
所以,这学生会主席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该女同学和自己是情投意合。女同学到家以后,他们闲聊几句话后,学生会主席就精虫上脑难以遏制,直接把女同学按倒在地,不顾女同学的极力反抗,硬是和她发生了性关系。
事后,女同学一怒之下告到警局,警方立即立案侦查。后面的事大家就能猜到了,学生会主席因强奸罪被判刑罚。于是,他不光失去了人身自由,还失去了北大的保研资格。虽然他通过了司法考试,但他刑满释放后,也不能报考公检法等司法岗位,也不能从事律师、公证员等职业。对他来说,他只能从事公司法务或者另谋出路了。
因此,法科学子的就业之路,大都需要无犯罪记录证明,如果构成犯罪,那职业选择就窄得多了。
我国没有所谓案底这种称谓。 所谓民间所称的“案底”:就是进入个人档案,仅仅指犯罪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后,相关部门将其定罪的情况记录档案的行为。 消除档案中刑事责任的记录(所谓案底)基本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个别地方有一些相关规定和司法解释,认为可以对未成年犯罪的行为人积极悔改的可以在档案中封存犯罪记录。 在我国,被刑事处罚(判刑)过的,称为有前科;被行政处罚(行政拘留等)过的,称为有违法记录。 两种记录都会永久存在,只不过一般只注意查前科,不会去查违法记录而已。
被判缓刑的人案底会保留多久?保留到你死的那一天。也就是说,只要法院宣布你判刑了,不管是实刑还是缓刑,这个案底“污点”就会跟随你一生。
而在缓刑期间不能随便离开自己派出所的关管辖地,如果需要离开,必须到管辖地派出所登记备案,也就说你做什么事都需要事先跟派出所打招呼。在缓刑期满后你才可以自由的去做你愿意做的事而不需要去去当地派出所事先打招呼。
在你余下的人生中,案底这个“污点”会带给你很多的不方便,比如如果你的住所附近发生盗窃,杀人案件,那派出所第一个一定会去事先调查你,看你是否有不在场的证据,然后才会才会调查别人。或者你在住酒店的时候因为有案底,很有可能在你登记要之后,随后就有民警上来盘查你。有的地方曾经有案底“污点”的人,在买房,办居住证等等上面都会收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这些人最好能够遵纪守法,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别在做错事之后让那个“污点”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喜欢就点个赞加个关注谢谢!
如果被判处拘役,证明已经构成犯罪,犯罪的案底是会一直保留的,不会销案。 案底是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为”前科”。个人的刑事犯罪记录,存于当地或上至国家级的档案中,是自然人的历史另类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 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